下载APP

在情绪中开出花朵
2020-05-16   6986次阅读   15个赞

  当你感到害怕、担心、愤怒的时候,你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什么?你知道这些情绪从哪里冒出来的吗?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结果吗?本文从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以及如何调节进行阐述,带着你认识“情绪”这个小伙伴。

很多人会觉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非常可怕,一般人可能会说:不要去想不开心的事就好了。这种“不要想”,其实就是一种“堵”,害怕它发生,所以努力不让它发生。其实面对不良情绪,应该是“疏”而不“堵”。那么,如何去“疏”,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有基本的了解。知道情绪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也许我们就不会如此害怕它,就敢于面对它去管理它。

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我们有愿望和需要的时候,如果客观事物和环境符合我们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客观事物和环境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对人来说不是毁灭性的,它可能只是意味着个人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提醒你需要做出行动了。

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动物遇到危险会害怕,婴儿饿了会大哭等,通过情绪的传达,个体得以保护自己,从而生存下去。

情绪还是动力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恐慌感和急迫感也会推动人们提高效率,有效地完成任务。所以合理地使用情绪对提高效率是很有用的。

情绪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协调和破坏的作用。例如当一个人在做他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的整个学习、记忆、体能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这就是积极情绪的影响;相反地,如果让一个人做他不喜欢的事情,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也会导致各方面活动能力下降。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例如微笑使人们亲近,而愤怒使人们远离。

  所以在人类的生存和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情绪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很多人在感到焦虑或抑郁的时候会很害怕,努力去回避这种感觉,回避不了就更加焦虑,陷在这个循环里面。其实适度的焦虑是有用的,不要太害怕自己的情绪。可以去寻找焦虑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是不是情绪传达了信号,告诉你需要改变一些应对策略或是生活方式。

情绪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了解情绪的组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它的发生,命名,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状态,来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往往会说“我很生气”、“真讨厌”等,却很少会说“我感到害怕”、“他那样做让我很担心他的身体,然后我就发火了”之类的话。我们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生气,但是很难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生气之前的那个情绪,比如害怕、恐惧、担心、愧疚等等。前面说情绪有适应和动机功能,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产生了情绪之后,也是需要我们去找到自己的未被满足的需要,去更好地照顾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扎根练习、着陆练习、放松训练等方法,回到当下,去识别情绪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我想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慢慢地我们学会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在了解了情绪是什么之后,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从情绪调节的五个维度来看如何调节情绪。

首先,前面提到的扎根练习、着陆练习、放松训练等方法,再比如运动、听歌等,都是很好的生理调节办法,通过生理反应模式的调节来调节情绪。

人们还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寻求帮助、回避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例如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会通过转移对陌生人的注意、注视母亲等方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

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而进行情绪调节。比如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消极情绪的事件,比如“她踩了我一脚不是故意的,可能是她在赶班车”、“他这么凶地对我说话可能不是他针对我,而是他对每个人都比较凶,他就是那种性格”等等,这是一种很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有利于调节情绪,家人、朋友、同事等等,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

由于情绪是自己主动的经验,所以我们不能依赖外界的人或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人会觉得都是别人的错,我为什么要自己去平复情绪?因为在情绪中的是你自己,你得有能力让自己从情绪中出来,也就是实现情绪自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是我们成为自己主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尝试努力去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学着去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更靠近,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因此最后我再说几点在调节情绪过程中,我们可以去关注的几个点,也许对管理情绪会有帮助。

1、接受你的情绪

在了解了情绪的知识后,想必你会知道我们想要做的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当它来的时候,我们不再害怕它,而是去接受它,并且有勇气对自己说:来,我们来看看怎么解决,我可以做什么。勇敢地去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而不再否认、不再逃避。

2、一致性表达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焦虑不安的人,可能会深陷难相处的情境中难以抽身,比如强迫害者对强受害者的关系,强迫害者往往是非常需要被爱,但是他的表达往往是相反的。这时候如果我们是跟他对应的受害者,往往也会陷入愤怒情绪中,或者伪装起来避免自己被指责。此时如果受害者一方能做到真诚一致地沟通,尝试去理解迫害者,而不是去破坏关系;强迫害者学会去爱自己,让自己安稳,就可以跳出两个人之间的负性应对模式。当然,这需要双方反复地练习,才能最终打破互相迫害的局面。

这里的一致性表达需要我们了解自己能做的,了解自己的责任,有良好的边界感。同时将自己的情绪外化,真诚地沟通,不再去掩饰和逃避或者转移注意力。

3、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德国精神分析师霍妮说:“个体认为自己应该是完美的妻子、丈夫或员工……;或者觉得自己应该永远不会受到伤害,也就是强求所有的人都要爱自己。强求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总是难以接受自己不够完美,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做的很好的,而只有做得很好才是值得被爱,才是有价值的。试想一下,从何时我们会把这样的观念深深刻在脑子里?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你是那么独一无二,完美何时变成一个人应该有的属性了?相反,很多研究表明,不够完美、有些小瑕疵,反而更让人喜欢,更能增进别人对你的亲近感。

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也倾向于要么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导致伤害发生:要么认为对方十恶不赦。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陷在所受的伤害中不能自拔,想不通为什么。导致自责或者是仇恨他人的,也许是我们头脑中认为自己一定不会受伤,而受伤也会引起我们的“不完美感”。事实上,我们作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明白伤害是经常发生的,因为他人也不会是完美的,而受伤也不代表不完美。况且不完美,又何尝是一个缺点呢?

所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就能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当你对自己说,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不完美,你会受到伤害,但是你也有能力自己恢复。就是你变得强大的时候。

当你能够更自由地表达真实的自己,并非是盲目的随心所欲,而是借由情绪,在一次次的自我调整和不断确认中,长出美丽的花朵。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5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