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这几种家庭教育方式,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2020-09-05   4943次阅读   31个赞

 

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长时间的居家隔离让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终于可以安下心来陪伴孩子,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24小时的无缝相处,让隐藏在家庭中的矛盾集中爆发。孩子用手机上网课,一不留神就玩手机上瘾了,家长急于批评指责,孩子不满,家里处处是硝烟。有些初中、高中的孩子甚至开始厌学,拒上网课,逃避开学,每天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家长急在眼里,痛在心里,却无能为力,只能带孩子求助心理医生。

 

疫情对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是个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个机会,能让你发现平时潜藏在家庭深处的问题,继而做出调整。

 

01

是什么引发亲子关系冲突不断

 

有的家长总是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比来比去,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对学习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

 

其实,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本就各不相同,这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

 

比如有的孩子一出生就特别乖巧,能吃能睡还不爱哭,家长非常省心,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比较难带,爱哭,睡觉少,神经系统容易兴奋,特别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得亲自研究一番,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长大一些更是天不怕地不怕,总爱跟小朋友打架……怎么样,像不像一个小恶魔?

 

这就是我家的老大和老二,面对性格如此迥异的两个孩子,养育策略必然不同。亲兄弟尚且有如此大的不同,更不要说和别人家孩子的差异了。

 

所以,请停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去发展吧。

 

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里,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夫妻之间争吵不断,对孩子非打即骂,孩子自然也不会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和玩耍。

 

其实,夫妻之间吵架并不可怕,可怕是吵架之后的冷战,这种冰冷的气氛会带给孩子无限的恐惧,甚至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父母才会吵架。所以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不吵,实在不行也要注意避开孩子。

 

当然,父母完全不冲孩子发脾气也不太可能,但是,发脾气不能丧失理性,更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比如说在单位受领导的批评或者同事的排挤,甚至于因为对伴侣不满,就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确实犯错了,父母可以批评教育,但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挨批评,这次做错了什么,下次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受罚。

 

不信任孩子的家庭,孩子往往孤僻,社交能力不强。家是港湾,是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和伤痛可以回来疗愈的地方。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相互信任,这种信任应当坚如磐石。

 

如果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老师叫家长来处理,作为家长的你是相信老师说的还是相信孩子说的?如果你偏听老师说的话,根本不听孩子怎么说,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那么孩子以后再有什么事也不会告诉你了,因为他感受到了不被信任的滋味。

 

爱哭穷的家庭,孩子会有强烈的内疚感、负罪感,进而会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有的家庭实际并不穷,但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会不断向孩子哭穷。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读高中的女孩,重度抑郁,需要药物治疗。我问她:想治疗吗?孩子犹犹豫豫不肯说话,过了一会才说:想治,但是我担心经济压力。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一个孩子因为简单的生病花钱买药都有这么强烈的内疚感,就更别提其他的需求了。

 

02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

 

安全感。孩子从出生到六个月是和妈妈处在共生期的,他分不清自己和妈妈,他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需要什么妈妈就会为他提供什么,他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

 

假如他在妈妈眼里看到的是温暖与爱,那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并且值得被爱,这会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假如他在妈妈眼里看不到爱,只有冷漠、嫌弃、漠不关心,他的需求总是得不到及时的回应,那他就会被绝望所淹没,这就为他长大后严重的精神疾患埋下了伏笔。

 

不被父母爱与信任的孩子,内心常常有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怀疑自己的能力与魅力。他们很难对别人产生信任,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即使在外面遇到伤害,也不愿意向别人求助,宁愿自己默默忍受。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能跟人保持稳定、亲密的关系,一旦遇到重大的挫折,比如失恋、离异、亲人去世,他会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和倾诉的人,一切只能独自面对。

 

面对同样的人际冲突,过度敏感的他会比别人更受折磨。对别人的反应、表情、话语,甚至于一点点语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哪怕一场简单的聚餐结束后,他都可能会对饭桌上某个人说的一句话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很长时间,反复琢磨。这样很容易被情绪的惊涛骇浪淹没,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进而诱发间接的人际关系问题。

 

我的一个来访者比约定时间迟到了十分钟,就陷入了强烈的内疚自责中,整节咨询抱着书包不抬头、不说话,恨不得躲到沙发后面去。

 

健康的自尊。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难以区分事实和笑话,会无条件的相信父母,将父母给自己的“负面投射”变成现实。

 

在父母的负面评价中,孩子自尊与自我实现的愿望会越来越低。假如父母天天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那么孩子本来会做的题目也不会了,因为他接受了你的投射,被你催眠了。

 

自驱力。有自我掌控与自我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你给孩子报兴趣班、补习班的时候有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有没有选择的权利?孩子上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是自己说了算,还是父母说了算?养育孩子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孩子越小,需要父母操心、包办的越多,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就要慢慢的放手,越来越多的让孩子去选择、去经历。

 

如果没有慢慢放手的过程,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等到长大需要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无力,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以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管束,经常会感到很迷茫,甚至一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看世界的镜子,不开心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开心的孩子。父母榜样的力量毋庸置疑。

 

03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你想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先要想一想你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假如关系不好,那你讲的道理孩子也听不进去。

 

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关怀、陪伴、倾听、正向表达。当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去上幼儿园,回家之后他会喋喋不休地讲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虽然在家长听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你有没有认真听、积极回应并坚持下来,决定了将来他是否对你敞开心扉。如果孩子讲的时候你不想听,等他长大进入青春期以后,当你想知道他的想法时,他反而会不想讲了。

 

有很多母亲从孩子出生就辞职做全职妈妈,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全部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上幼儿园、上小学,自己突然有了大量的时间,却感到一片茫然。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收入,没有事情可做,最后只能选择继续把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自己的情绪也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时刻波动…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想想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压力?

 

作为父母,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情绪,有时这甚至比照顾孩子还要重要。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孩子,要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从自己的工作中、社交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紧紧绑在孩子身上。

 

最后,夫妻关系对于养育孩子也非常重要,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一致,相互配合,一个主打,一个辅助,而不是相互拆台,这样孩子的内心才比较稳定、明确,才能走得比较远。

 

所以,夫妻恩爱关系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愿我们能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尊重、接纳、信任孩子,成为孩子喜欢的父母,让孩子可以做一个普通人,让家成为孩子可以放松的地方,给孩子一个充满自信与阳光的未来。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3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