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有些人从按下出生键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抑郁的命运
2021-07-26   2847次阅读   24个赞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我信,就像我们注定是这样的气质,注定是这样的父母,注定是这样的出身。这些,注定会让一些人成为抑郁症患者。

从我做过咨询的上百位抑郁症患者身上,我看到了惊人的相似。

1. 家族中有抑郁病史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

抑郁症也是种遗传病。如果我们的父辈或者祖辈,有近亲患有抑郁症,那本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三倍。不管在精神科医生问诊还是心理咨询师搜集信息时,都会问及家族史。往往家族中呈阳性的(也就是有亲人曾患有或正有类似疾病),患者起病时间更早,治愈难度大,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我曾跟诊时,见过一个10岁的孩子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我有个患者,妈妈从年轻时就有抑郁症。在她记忆中,妈妈总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动不动就自杀,敌敌畏是家里的必备品,她已经不记得妈妈被送去抢救多少次了。回忆起婴幼儿,她什么都想不起来,只觉得冰冷,莫名浑身颤抖。抑郁的妈妈陷入自己的无力感中,是无暇顾及孩子的,我的患者从小被剥夺了情感需求,她不敢给家人提正当的需求,总觉得亏欠,会让家人有负担。

这样一个孩子,一直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把满足别人,被别人喜欢当成自己活着的动力,内心却有着深深的内疚和恐惧。任由老公,女儿攻击和索取。痛苦却无力。直到发现老公在外有外遇,这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棵稻草。她成了重度抑郁症患者。

2. 小时候遭遇重大丧失

有些人从按下出生键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抑郁的命运

 

很多抑郁的人都源于单亲家庭或者从小父母吵架。他们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导致父母不幸福,导致父母离婚。父母分离时间越早,对孩子的创伤越大。

我有个患者,妈妈怀孕期间,和爸爸离婚了。她从小和姥姥,妈妈一起生活,从未见过爸爸。姥姥跟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一定要听话,好好学习,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咱们这样的家庭”。而妈妈经常提到:“我一个人把你带大,太不容易了,你要好好对妈妈”。患者总觉得活着是妈妈的恩赐,她总是很懂事的体贴妈妈。妈妈不开心时,想方设法安抚妈妈,认真学习,干家务,逗妈妈开心,帮妈妈端茶倒水。明明需要依靠的是自己,却成为妈妈的依靠。她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爸爸会抛弃自己和妈妈。她不允许自己输,总是以自虐的方式对待自己,必须去完成难以实现的目标,感受受挫,坚信自己无能。她在十几岁就重度抑郁,并伴有幻听。脆弱得像个纸人,在生死的悬崖边挣扎。

她用牺牲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妈妈姥姥的期待,以避免被她们抛弃。严重违背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发展需求,经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可能导致一个人很想自我抛弃

你小时候曾被爸妈无奈地留在其他亲人家,寄人篱下吗?那时的你,一定时时刻刻对爸妈望眼欲穿,失望希望交替,直至冷漠或绝望。你一边渴望着一边怨恨着。不安全感就是从那时候来的吧,还有那该死的抛弃感。

3. 父母一方过度严苛

有些人从按下出生键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抑郁的命运

 

热播剧《小舍得》中,子悠妈妈一手拿着半月工资换来的高档红酒,一手牵着子悠,去找大神老师补课。一不小心妈妈被绊倒了,红酒摔得稀碎。妈妈顾不上心疼,扯着孩子转身离开,喃喃说“走,妈还有钱,咱们再去买”。子悠崩溃了,蹲坐着,撕心裂肺的哭,“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这一幕,让我潸然泪下。子悠妈妈完全忽视了子悠作为一个孩子的需求,剥夺他所有的爱好,拼尽一切,让孩子跟名师上培优班。像子悠说的“妈妈只爱学习好的我,只爱取得成就的我”。这样的妈妈,把孩子驯养成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没有最好必须更好。自己只有让妈妈满意才是最好的,而妈妈的满意是无底洞。当妈妈超限的付出,又让子悠身怀陷愧疚。这样的爱,窒息了子悠,逼疯了子悠。

事实比电视剧还残酷。我遇到一个小姑娘,爸爸是清华博士。从小就希望她出人头地。考班里第一,爸爸会提醒她,她不是年级第一。使出洪荒之力考到年级第一,爸爸又告诫她,她在区里排名并不理想。这个姑娘用次次第一来证明自己对爸爸的爱和在意。但爸爸永远没有一句肯定。失望到绝望,姑娘放弃了第一。换来的是爸爸的一顿顿毒打。再后来,不用爸爸亲自动手了。姑娘开始一刀刀地划自己,划到需要用针缝合的那种。她遗传了爸爸的高智商,16岁的抑郁症患者把精神科用药机理分析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却依然治不好她的抑郁症。爸爸从小对她的教养,让她不再信任人,不相信有人可以真正的爱她,善待她,她只配被伤害,这样才能换取爸爸一丝的关心。

小时候父母过于严苛,长大后,即使离开了父母,父母的那些声音毫无缺失地镶嵌在自己体内,这个内在的声音如同无休无止的无线电波:“我不好”“我的错”“我讨厌”“我无耻”...”

4.不被允许的哀伤

有些人从按下出生键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抑郁的命运

 

相信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经历一些丧失,大到父母离婚,长辈去世小到同学分离。如果家庭成员总是很理智,拒绝表达脆弱,悲伤的情绪,甚至认为不齿。那根植于心的是我们深深的不易觉察却连绵不断的哀伤,不去面对和消除,在面对丧失场景,很容易激活这种哀伤,严重的导致抑郁。哭吧哭吧,不是罪。丧失需要正确的哀悼,才能远离抑郁。

有些人从按下出生键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抑郁的命运

 

原生家庭有毒,我们就只能中毒身亡吗?不!我们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心理复原力,这就是逼走毒气的内功。要知道,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声音和感觉并不是真实的,我们只是从小习惯了这种声音和感觉,却自动屏蔽其他美妙的声音和感觉。去找寻那些赞美你,认可你,关心你的声音和感觉,一定会有,慢慢对他们上瘾。那原生家庭带来的不雅的,讽刺的冰冷的声音会戛然而止。

我们一直有力量,看完这个文章,是时候找回我们的力量了。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