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抑郁症,你该如何面对
2024-05-09   639次阅读   1个赞

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有人说自己抑郁了,估计身边没有几个人能清楚是怎么回事。近些年,不管是名人效应、文艺创作、心理诊断数据、相关的新闻报导,“抑郁”这个词,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尽管很多人不确切的知道“抑郁”同“抑郁症”的区别或界线,多数人的理解:那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心理状态,是一种病。很可能你的身边就有被确诊了的亲友或同事。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现有确诊抑郁症患者9500万人,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抑郁症检出率高达24.6%,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当身边有我们关心的人患了抑郁症,或是自己觉得患了抑郁症,或者自己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当一个人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或是已经被确诊为抑郁症,这会对人的情绪、心理甚至是精神层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影响同样也会反映到身边的亲人。这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的选择和走向。

这里首先区分一下抑郁和抑郁症,抑郁是一种情绪,同喜、怒、衰、乐一样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过,有的时候受阶段性事件或心理变化的影响还会严重一些,持续的时间久一些,这通常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与心理体验。

抑郁症则是经过医院的测试、评估和鉴定,确诊了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通常不良的心境、精神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不能有效缓解,已经影响了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其症状表现通俗的讲有“三低“:情绪低落,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令其开心起来;兴趣低,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曾经的兴趣爱好也不再有兴趣;意向低,感自己没有生存价值,生活没有意义,不愿与人交往,有些会有悲观厌世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了解了这层区别,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郁症的朋友可以简单的判断,感觉自己严重符合“三低“标准的,可以找专业的机构去诊断一下。如果没那么严重,时间没那么久、自己有能力调节、也还没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往,那就别吓唬自己。

有很多确诊为抑郁症的朋友,本身心境就糟,一旦确诊,感觉前途一片黑暗,象是天塌了。事实上抑郁症治愈和自愈的例子很多。在心态上,你可以把抑郁症理解为老天爷为了锤炼你,给你出了一道难题,为了增加题的难度,降低了你的能量等级,这道题的难度不在于你会不会,而是在于你怎么面对,是否够坚韧。如果你能正确面对,付诸行动,并且能够坚持就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讲过心态,再讲一下方法。抑郁症患者就象是掉进了牛角里,而他选择了向牛角尖的方向寻求突破,结果越走越暗、越走越局促,如果这个时候他改变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就有可能自己及时走出来,但通常是当他发觉危害时,会按照他习惯的思维、行为方式努力摆脱,结果越是拼命挣扎,陷的越深,到后来几乎都没有了腾挪的空间,也没有了力气。

调治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可以选择能提升能量的饮食,尤其是肠道的能量。以前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描述情绪问题会同肠道联系在一起,比如 “愁肠百结“、”肝肠寸断“、”酒入愁肠“、”肠子悔青了“等等,现代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实了它们有密切关联;也可以选择旅行,旅行可以改善人的心境,自然的风光、人文,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开阔心胸,有时候还可以让人的思想有所感悟。还可以选择做义工,比如去养老院、孤儿院,不讲积福消灾,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会洗除人内心的尘垢。还可以选择从改善睡眠的角度来调整,抑郁症的朋友普遍的缺少高质量的深度睡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失眠者,而且有些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就是失眠,失眠和抑郁的关系就如鸡和蛋,难说谁先谁后,往往是相伴相生。如果能把睡眠调整好,抑郁症也就好了一半。

当牛角尖钻到了一定深度,感觉自己已经没了力气的时候,就要考虑借助外力了。有些达到重度抑郁或是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朋友,要考虑借助专业的力量来帮忙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定要严重到这个程度才合适借助外力,发现了问题,外力的介入可能越早越好,可以少走弯路、可能会更早恢复正常。外力的介入,正规的、专业的、权威的要数医院,但是否要选择西药,药物依赖和副作用方面,依靠药物是否能解决根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中医对这类的问题也有一些方法,中药的安全性会好些,治疗效果要看选择的医生水平。心理咨询是一个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咨询的方向更能触及到根本。如果在这个方向上,咨询师除了心理的方法以外还能懂得一些相关的生理、病理、环境学的知识,运用综合的疗法就更好了,比如“身心境和谐疗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调治选择。

抑郁症朋友的情绪、心理体验和感受是常人所不能完全体会到的,这也增加了他们不被理解和全然接纳的痛苦。身边的亲友、同事、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抑郁症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抑郁症朋友,一方面对身边人的理解、包容不要过于期待,这样会避免因此而进一步受伤,另一方面,要学会同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沟通,坦诚的表达你阶段性的状态和感受,寻求理解的支持。

希望抑郁症的朋友能够看到这篇文章,而且能够行动起来,他们可能不缺行动力,长期的努力得不到改善以后,就可能会有习得性无助,加上自我消耗,会倍感无力,但想要改变就要行动起来,而且不是在旧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下行动,那样只会得到旧有的结果。把这个问题当作是你人生的必修功课,你也会象很多从抑郁症走出来的人一样,从治愈的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