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依恋理论解读:为什么总会莫名看到丧失对象的数字和信息?
2024-06-03   243次阅读   0个赞

和前任分手后为什么总会看到和前任相关的数字,比如车牌号,或者路上发现和前任很相似的人,好像总是很灵异一样不可思议,这是合理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依恋理论里还确实有这方面的说法。鲍尔比就提到过这种情况,他认为这是一种内心的装置在启动。这个装置叫做丧失客体的知觉装置。这种装置会让个体把自己的知觉去关注任何暗示丧失客体存在的刺激,比如各种信号和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忽视与此无关的其他信号。

这个装置起作用的情况是个体进入了哀伤的第二个阶段。这里顺便介绍一下,鲍尔比认为丧失客体之后会进入哀伤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麻木阶段,这个阶段时间较短,但其中会出现极强的悲伤与愤怒;第二个阶段是对丧失对象的思念和寻求阶段。之后的第三和第四个阶段则是混乱、绝望以及重组自我的阶段。

鲍尔比详细谈论了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个体会停滞的时间较长,有的人甚至会停滞在这个阶段数月数年之久,上面说的这个丧失客体的知觉装置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作用的。在这个阶段里,个体会被寻求甚至复活丧失对象的愿望所驱使。这被称为搜寻愿望,这种愿望在无意识层面发生并起作用,无意识层面的自己会不受意识控制,在外界不断呼唤和寻找失去的那个对象的任何信息,即使意识层面知道这个对象不会回来甚至已经亡故。有时候个体会不由自主就前往墓地或者和丧失对象有关的场所、情境,包括对有关联的声音也高度关注,比如听到楼梯脚步声、手机铃声都会第一时间以为这是丧失对象发出的声音。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体验,鲍尔比认为是因为在第二阶段,这种丧失客体的知觉装置是如此先进,以至于会让我们在无意识中假定所有的丧失都是可以被挽回的。所以这个第二阶段的特征不仅可以被理解为对丧失对象的思念,更需要被理解为对丧失对象的寻找。

鲍尔比着重指出,停滞在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对自己的这些渴求产生羞耻心理,觉得这些是懦弱的,也不容易得到亲友的支持,外界容易认为这些是无可理解也不切实际的。鲍尔比认为无论多么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思念与寻找,这些心理内容都需要被重视和共情性对待,只有这样,个体才不会继续投注在思念和寻找之中,得以从心理现实走向外部现实,自然恢复一些现实感,去反思自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哪一天大家提到祥林嫂,不再只认为她是可怜的或者令人厌烦的,而是真的理解她处于这种丧失之后的心理机制里,这种机制也许许多人都是有的,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进步。

需要重视的是,不少长期滞留在这个阶段的个体容易陷入病理性哀伤或者叫延长哀伤障碍的情况之中难以自拔,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痛苦或者愤怒,对应着鲍尔比关于分离反应的前两个阶段:反抗和绝望,个体容易在这两个阶段里徘徊,时而愤怒时而绝望痛苦,很难真正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分离阶段。这里顺便提一句,回避型或者冷漠型的个体则恰恰需要回到前两个阶段,才有可能重新恢复情感与对依恋关系的渴求。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