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24小时监视老公微信,我还是不安心”:依恋关系里的毒,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壹点灵2021-04-13 14:12739人浏览

摘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依恋关系,关系中,偶尔不安是常态,我们致力于维系的不是某段关系,而是在任何关系中,都能拥有“刚刚好”的舒适。

  一名朋友问我:“我在恋爱里老觉得很焦灼,是不是病了?”

  “焦灼”的范围很大,我请朋友细化。她举了一个例子:吃火锅时男朋友给自己打调料,没帮她打,也不问她需不需要帮忙。

  很小的事情,很大的焦虑。这不是朋友第一次犯了,上一次恋爱,她天天给对方打十几个电话,无论开会加班,让男友压力山大;

  上上次恋爱,她每个凌晨都会发一篇长信,告诉男友她的童年,丧失,抑郁和哀悼。分手时男友给她取了个外号:致郁系女人。

  上上上次恋爱……好了不说了,相信大家已经察觉到,她是一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

  可说来奇怪,她在其他关系里十足靠谱,是部门里人人信赖的“大姐头”,朋友间人缘很好的“大姐大”。唯独进入亲密关系,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依恋理论学家鲍尔比提出“婴儿一出生就有参与社会交往的倾向”,与母亲关系的好坏,可以决定她探索内心“安全基地”的方式。

  朋友在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她幼年时期,母爱被部分剥夺,成年后渴望过度补偿自己。

  为了证明这点,鲍尔比考察了44名少年犯,发现早期母婴关系破裂,是以后各种心理障碍先兆,甚至预示着一个人是否会成为罪犯。

  因为母爱被部分甚至完全剥夺的孩子,会过度补偿,严重内疚,抑郁无力,反应迟钝,共情缺失,欺骗盗窃……

  这告诉我们:不安的童年,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严重没有安全感。

  依恋重在母婴,囊括了整个亲子体系,幼年时期的母婴质量,对儿童未来有莫大影响。

  家里有娃的读者不难发现:

  孩子是不甘寂寞的,他们会大哭大闹,扔东西,翻来滚去……那阵仗,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似的。

  可是当你靠近照顾,就能察觉到:孩子其实啥事都没有,就是平白无故想要“作”一下。

  其实,婴儿的“作”不是为了接近母亲,而是为了获得“与母亲很亲近的安全感”。他们潜意识里希望:哪怕自己在瞎折腾,母亲也会马上来到他身边,无条件爱他。

  母亲对这些行为的反应,会对孩子内心产生强烈影响。如果母亲很敏锐,及时察觉到孩子的举动,平心静气来到他身边,孩子便会觉得“我是安全的”,形成安全型依恋;

  如果母亲很冷漠,虽然来到孩子身边,但总是骂骂咧咧很不开心,甚至惩罚孩子,孩子便会觉得“我不确定母亲是否安全”,形成矛盾型依恋;

  要是母亲很溺爱,非得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穿得严严实实,表现出过度的控制欲,孩子便会觉得“母亲是不安全的”,形成回避型依恋。

  虽然很多数据表明:安全型依恋占人群大多数。但在鲍尔比看来,绝对的安全型依恋很罕见,孩子多少都有不安全型依恋特征,也会在关系中感到不同程度的不安。

  我曾参加过一次丧失双亲儿童的公益活动,带领十几名儿童和“代理妈妈”一起玩游戏。我特别惊讶的是,这些孩子非常“乖”,安静沉默,遵守规则,全程紧盯着我的脸,完全看不出“问题”。

  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群母爱被完全剥夺的孩子,对关系怀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她们一直盯着我,但不会主动对我说话,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相处和分离。

  同样的表现,我在双亲健全的孩子身上也看到了。她们喜欢坐在父母旁边,隔着一个沙发座的距离,自己玩自己的,很少和母亲说话,但会时不时抬头看一下母亲,仿佛在确认母亲在不在。

  鲍尔比把儿童这些反应纳入分离反应体系。他实验发现,当孩子感受到母亲分离的威胁,会用哭泣、生气、逃离等进行反抗,一周后进入失望阶段,心情低落不愿说话,之后会接纳分离。

  母亲重新回到身边时,这些孩子反应迥然不同:有人没认出母亲,有人转身走开,有人大哭,有人面无表情……母子重聚后,冷漠和依赖行为会交替出现,这些孩子极度害怕再次被抛弃。

  经历过分离创伤的孩子,有很大几率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而这些依恋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又为成年后的心理病埋下伏笔。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什么依恋类型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如何划分“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者拥有“只要我有需要,依恋对象就会及时回应”的表征系统,他们不容易爱上“渣男渣女”,失恋后也会很快恢复。

  不安全型依恋的表征系统,指向“我不确定对方是否会做出回应”。这些心怀不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容易疑神疑鬼,总担心下一秒对方就不爱自己了,随时随地都需要对方证明自己。

  鲍尔比强调:安全是“感到安全”,而不是距离安全。即使对方远在天边,都不会时刻担心对方会离开,才是真正的安全型依恋者。

  不安全型依恋者,即使和伴侣朝夕相处,监控对方所有社交软件,仍然会感到强烈的不安。

  他们需要一个足够包容的伴侣,如果伴侣不那么包容,过高的焦虑值、抑郁值甚至强迫行为,会把他们逼入死角,甚至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最典型的例子是:有的人平时看起来好好的,谈一场恋爱彻底变了,失恋后还患上重度抑郁,辞职休学,好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

  这些不良反应的源头,是他们深藏在依恋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依恋理论学者认为,依恋类型很难被精确测量,最常被使用的是陌生情景测验、卡西迪马文系统、儿童依恋访谈法、依恋Q分类法、成人依恋访谈法等方法。

  《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一书中,提出“安全型依恋”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母亲的敏感性。

  一个大大咧咧,活在自我世界,不允许孩子依附跟随,或者总是拒绝的母亲,几乎一定会养出一个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由于记忆里“母亲老拒绝我”,孩子倾向于认为“我不讨人喜欢,没价值,缺点重重”。

  根据母亲敏感性不同,孩子也被划分到不同成长情景里:

  安全型依恋儿童,有一个敏感热情、积极响应且充满协同性的母亲;

  回避型依恋儿童,有一个喜欢过度干涉、控制和刺激孩子的母亲;

  矛盾型依恋儿童,则有一个冷漠迟钝,无反应低卷入的母亲。

  鲍尔比总结说:“依恋的生存价值除了喂养、了解环境、社会交往以及免受天敌的侵害之外,还在于通过接近看护者提高安全感”。

  回忆童年记忆,我们描绘出怎样一个母亲,见微知著,便能看到自身的依恋状态。

  庆幸的是,母亲并非唯一的安全因素。如果母亲从小完全放手不管,有其他照料者照顾儿童,儿童也能从照料者身上培养出安全的依恋模式。

  比如,被领养的孩子。某个综艺节目中,从小被母亲扔给陌生男人养大的女孩,上节目找到母亲,要求母亲向父亲道歉。

  这名母亲说,自己当年为了逃避超生,随便找个地方生下来,觉得愧对女儿。但女儿不打算认这个母亲,养父从小对她视如己出,她拥有很多优秀品质:执着,善良,坚强,聪明。

  通过电视台找到母亲,得到一声道歉后,她便回归养父身边,对母亲谈不上恨,但也谈不上爱。

  安全型依恋者对待不同关系,就像对待抽屉,一个一个分门别类,井然有序。不安全型依恋者则像仓库,各种关系一团糟,内在自我模型很混乱,很难敞开心扉与人深入发展关系。

  他们童年时期,发现父母不懂反思,不懂成长,自我混乱,就自愿放弃了这些心理功能。有句脍炙人口的话:孩子是镜子,会如实反射出父母的样子。

  母子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依恋联结,不止孩子会向母亲索取安全,母亲也会向孩子索取安全。北大学子张一得的父亲,从小不对他说“不”,将儿子20多年用过的东西全部保存起来,开了个博物馆。

  超负荷的父爱本质是“为了填补不安”,最终,父子都没有养成安全型依恋,儿子被压力击垮,早早结束人生。

  精神分析治愈不安全型依恋者,会通过发展另一段关系: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如果这段关系足够安全稳固,来访者便能在漫长的咨询过程中,逐渐找回曾经丢弃的心理功能:自信,勇敢,反思……

  虽然精神分析最初不接纳依恋理论,但在漫长的流派演化中,各个精神分析学派也融合贯通,将依恋状态改善,作为精神分析起效果的标尺。

  一个人的内心“好了没有”,依恋关系是否安全,是其中一个评判因素。

  我们不会说一个人“完全健康”,但“不患得患失,不疑神疑鬼,偶尔忧虑,大多数情况下充满希望”,这样的心理状态,很接近心理学家认可的“健康”。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依恋关系,关系中,偶尔不安是常态,我们致力于维系的不是某段关系,而是在任何关系中,都能拥有“刚刚好”的舒适。

  - THE END -

  ·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热门资讯

什么叫矫情 矫情是什么意思?

社会热点 · 2019-04-2676248浏览

为什么现在许多男的都有大男子主义?

社会热点 · 2022-02-2365186浏览

一个牙医的良心忠告你记住了吗?

社会热点 · 2019-04-1557123浏览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