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没有情绪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吗?

来源:壹点灵2021-07-19 10:2427456人浏览

摘要:一个人每天接收的情绪越多越重,就越容易出现情感隔离,这是因为下意识里知道自己没有力量消化这一切,只好强行将它们隔离在反应模式之外,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

  生活中走在街上,看着行色匆匆的人群,大都是木然的样子,眼睛里几乎没有光彩。

  这些人回到家以后,多半毫无情绪地应付着生活琐事。

  即便明明已经累得快喘不过气来,内心却不起一丝波澜,彷佛就是个机器人。

  到了深夜,终于忙完,拖着疲惫的身躯洗澡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那么机械地过下去。

  日子一长,就慢慢戒掉了情绪。

  有些人觉得这是成熟的表现,但显然你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没有情绪”并不代表“心态平和”。

  这种情况,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情感隔离”或叫“理智化”,这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模式,防御的目的在于保护。

  一个人每天接收的情绪越多越重,就越容易出现情感隔离,这是因为下意识里知道自己没有力量消化这一切,只好强行将它们隔离在反应模式之外,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

  情感隔离很普遍,而且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下意识里隔离了情绪,还以为自己情绪调节能力很强。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清晰地感到内心闷闷的,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一件开心的事。

  或者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自如地释放情绪,才发现情绪自然流动的感觉是那么美好,它们在我们内心横冲直撞,就像是欢快的鸟儿灵动了寂静的森林。

       1/情感隔离的负面影响

  虽然情感隔离会让我们感受不到悲伤或挣扎,但同时也让我们无法敏锐地捕捉到快乐和幸福,就好像是打了一针麻醉剂,一刀切地屏蔽了所有情绪。

  然而,情绪是生命力的外显,更是一种必要的表达。

  若是将所有情绪屏蔽,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与真实的自我失去链接

  习惯性情感隔离的人,经常会体验到一种深深的不真实感,甚至经常会像做梦一样,不知今夕何夕。

  这是因为他一直人浮于事,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甚至连身体出问题了,也觉察不到。

  有一个朋友就是如此。

  他每天忙着工作,完全无视自己的情绪,习惯性将所有感受都拼命压住。

  你问他“你有什么感受?”,他想半天都说不出来,但是外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能量场特别低,就好像行尸走肉一样,总让人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突然倒下,再也爬不起来。

  ▲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

  被压抑住的情绪,并不会真的消失,而是在内心深处持续发酵,变得越来越剧烈,甚至逐渐演化成破坏力极强的戾气或怨气。

  这个时候最好是找到一个好的出口,将这些情绪合理释放掉,但是“情绪隔离化”的人习惯了压抑,本能地会选择动用更多的能量将它们压住。

  然而,人的能量是极其有限的,如果花了很多力量去压制情绪,留给创造积极体验的能量就很少了。

  无论是中医还是心理学都很强调“身心一体”原则,心理上的不堪重负都会投射到生理上,而且据相关临床实验表明,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甚至比心理更敏感。

  曾有一个来访者,她是个侃侃而谈、自我感觉心理调适能力极强的人,在外人眼中一向是乐天派,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压力很大的时候,就容易感冒或者上火,甚至月经严重失调。

  在心理上,她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是身体却诚实地做出了回应。

  ▲失去同理心,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适当的同理心是与人良好沟通的前提,否则我们很难读懂别人的言下之意或细微的情绪反馈。

  情感隔离的人,不仅无法觉知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觉知他人的情绪,而且很喜欢说教、试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要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觉察到别人的需求。

  人际关系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互动,然而对情感淡漠的人而言,这很难。

  可想而知,人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避开这样的人。

       2/怎么重新让情绪流动起来,做一个生动的人?

  ▲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察

  情感隔离的人对待自己的情绪就像打地鼠一样,一看到它冒出一点点尖尖,就会迫不及待地压下去,视情绪为洪水猛兽。

  可是,情绪真的那么恐怖吗?

  并不是的,适度的情绪就像是春雨一样,只会滋养心田,并不会泛滥成洪灾。

  所以,如果决心要重新解禁自己的情绪,下次再忍不住压制情绪的时候,先深呼吸一下,告诉自己,就让情绪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它并不会将我摧毁,只要挺过去了,就会变成一个更有能量的人。

  ▲练习识别情绪类型

  人的情绪往往很混乱,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种主要情绪。

  人的基本情绪有6种,愤怒、恐惧、惊讶、厌恶、快乐和悲伤,不同情绪对应着不同需求。

  愤怒是人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急情绪,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反抗行为。

  恐惧是因为感知到了不安全因素或潜在的威胁,伴随有下意识的回避或逃避行为。

  惊讶是因为觉知到了与自己预期不相符合的信息,往往会觉得茫然、慌张或焦虑。

  厌恶是因为内心极度排斥某个东西,伴随有下意识的恶心呕吐行为。

  快乐是需求被满足时所体会到的一种平和而积极的情绪,伴随有多巴胺分泌增多。

  悲伤是因为失去了某个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伴随有食欲下降或神思恍惚等症状。

  每一种情绪都对应着相应的生理变化。如果不太能准确辨认心里的感受,觉察生理变化也可以。

  ▲尝试做一些“情绪化”的事

  “情绪化”的事情指那些不怎么需要调动意识的活动,比如正念、运动、做手工、画画、唱歌、散步、爬山、跟朋友聊天、喝酒、听音乐、静坐、自由书写等等。

  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进入心流状态。

  除此之外,尝试在人际交往中说出自己的情绪也是很好的练习,这能够引发更为真实的沟通,而真正的沟通是让情绪自由流淌的温床。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金色梦乡》里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大的武器,就是豁出去的决心。

  成为自己,真的不需要经过太复杂的关卡。也许,就在你尊重自己本能,敢为自己负责,下定决心豁出去的那一刻,便迎来了做自己的曙光。

  豁出去成为自己,从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热门资讯

什么叫矫情 矫情是什么意思?

社会热点 · 2019-04-2677221浏览

为什么现在许多男的都有大男子主义?

社会热点 · 2022-02-2365291浏览

一个牙医的良心忠告你记住了吗?

社会热点 · 2019-04-1557157浏览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