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像河南暴雨这样情况灾后需要心理援助吗?要怎样开展呢?

来源:壹点灵2021-07-22 11:391835人浏览

摘要:暴雨灾害的发生,不仅是财产物品的损失,还要面对死里逃生、亲朋离世等应激事件,心理上的伤害不容忽视。

  当然需要!!!

  暴雨灾害的发生,不仅是财产物品的损失,还要面对死里逃生、亲朋离世等应激事件,心理上的伤害不容忽视。

  截止到目前,此次暴雨灾害已导致郑州33人死亡,8人失联。

  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看到,此次灾情传播最广的“被困的5号线地铁”:数百人被困在地铁当中,洪水不断蔓延进车厢,淹没到人的胸口处,而窗外的水位线更高。

  列车不敢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没有再启动的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一直朝前行进。一车厢的人,大多保持着沉默。

  当然,我们现在站在事后的角度,可以感慨“真实千钧一发,还好把人都救出来了。”

  然而对于亲历者们而言,TA们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被成功解救,眼睁睁看着水慢慢从脚踝涨到脖子。

  有亲历者说,原以为撑不下去了,已经开始给家人留遗言。

  这场灾难当中,也有不幸罹难的人。

  张先生和他的妻子开车回家,因为大路堵车心急,选了一条熟悉的小道,想要尽早赶回家。

  可没想到,这个曾经走过很多遍的小路,早已被洪水包围。

  驶入小道没多久,发动机就熄火,洪水大浪扑来。

  他们赶紧离开车厢,张先生拉着妻子,打算一起爬到地势高的地方避险。

  然而,没想到一个浪扑来,拉着的手被冲散。只是眨眼的功夫,妻子就消失在洪水当中。

  等到妻子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张先生内心早已崩溃,表情痴痴地坐在地上。

  谁也都不会想到,本该普普通通的一天,怎样会发生这样的不幸。

  一、时间不是万能的,不能抚慰所有伤痛

  人们常说,时间能够抚平伤口。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的伤痛都能被抚慰。

  在电视剧《愈疗心中的伤口》当中,灾难后幸存者们被细致地刻画。

  TA们有的人焦躁不安,依然无法摆脱“死亡恐惧”;

  TA们有的人一言不发,回避讨论任何和灾难有关的事情;

  还有的人脾气暴躁,把所有负面情绪发泄在前来救援的人身上;

  就连那些表面正常,看起来毫无过激反应的人,很多也都处在自责情绪里面。

  有人因为,没能在灾难发生时,响应别人的求救,夜不能寐。

  连小朋友们,也不能幸免,聚在一起,看似“无情”地玩起了地震游戏,其实是在潜意识地释放自己的不安。

  无论什么样的出身、什么样的反应,其实都可能还经历着“心伤未愈”。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生理机制失调导致的,这种机制是为了让我们在发生突发灾难时,能调用全身资源、更好地面对危险。

  灾难后发生的一个月内,往往所有经历过这件事的人,都会感觉到某种程度的焦虑。这时并不是PTSD,而是急性压力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焦虑感会逐渐降低。

  但是,就像是受伤后,不是所有人能恢复成同样的水平,很多人在灾难事件结束后,荷尔蒙水平无法恢复到事件前、心理创伤并不能愈合。

  在事件发生后2~6个月之间,有一部分人的焦虑状态不减反增,发展为PTSD的症状;少部分人要到半年以上才会出现PTSD的症状。

  PTSD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创伤性再体验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闪回”,当事人反复、非自愿地想起被困的场景,或者反复做与灾难事件相关的梦魇。

  当接触到和创伤事件有关的关键词、线索时,TA们会有强烈的痛苦感受。

  (2)高度警觉性

  罹患PTSD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会有些涣散,易怒、易受惊,像是被惊吓到的兔子,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有强烈的反应,始终都是紧张不安的样子。

  (3)回避

  当事人不愿意讨论当时的场景,不愿意接受别人询问相关的问题。

  甚至一部分人“记忆遗失”,想不起来当时事件发生的细节。这些都是TA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

  这里要特别提醒:凡是1岁以上的儿童,也都有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看不懂,所以就忽略了TA们的反应。

  儿童PTSD的创伤再体验症状,有些是通过反复做噩梦表现出来,有些会看似无情地玩和创伤事件有关的游戏——比如地震后的“把桌上的瓶子都震倒”、洪灾后的“把敌人都淹死”等等。

  也有些孩子在灾难后变得异常黏人,一分钟也不愿意和父母分离。

  这都是常见的儿童应激反应。

  罹患PTSD的当事人,绝大多数都会并发抑郁症。

  一般而言,治愈好PTSD,抑郁症状也会跟着好转。相反,不去处理创伤事件带来的影响,抑郁症很难得到有效治疗。

  二、我们能为受伤的TA们做点什么呢?

  此时,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一起帮助受到灾害的同胞走出困境。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够怎样帮助经历了灾难的朋友们呢?

  首先,我们要判断TA们是不是最“高危”的人群:

  受到严重、危机生命安全的伤害,需要紧急医疗救治;

  因过分心烦意乱,已经无力照顾自己、自己的孩子;

  有可能会伤害自己的人;

  有可能伤害其他人的人

  以上四类当前最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对方属于这四种的任一种,请尽快让TA们和专业人士接触。

  如果,对方并不属于以上四种高风险人群,或者拒绝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作为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1)不强迫对方去讲述自己的遭遇

  在心理急救当中,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自愿性”,也就是“我们只能够帮助愿意接受帮助的人”。

  如果对方暂时还不愿意讲述自己的遭遇,那么请不要强迫,避免进一步扩大心理创伤。我们暂时可以做的就是安静的陪伴。让对方感觉到安全感。

  在对方有充足安全感后,再尝试和TA们沟通。

  (2)引导TA们接纳自己的情绪

  在聆听的过程当中,不要去打断对方,也不要试图评价TA们的想法。

  比如,也许TA们觉得很痛苦,告诉你“活得生不如死”。不要试图矫正TA们的想法,告诉TA们“你不应该那么想”、“你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

  拿其他人的经历和自己进行比较:“和xxx比,我没缺胳膊少腿,有什么好难过的”。

  然而,这种“对比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禁忌”,只会让我们轻视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毒性乐观”(toxic positivity),指的就是通过经历对比产生的“我没有ta那么惨”的虚假乐观感受。

  这种对比暗示着,如果“经历没那么惨,就没有资格叫惨”,会让当事人拒绝承认自己的情绪,且认为只能自己独立面对这个问题,任何求助的行为都是一种“懦弱”。

  当我们处于情绪痛苦状态时,任何对情绪的评判都没有意义。

  完整地听完TA们的讲述,帮助TA们合理化这些情绪的意义。先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被治愈。

  (3)不必展现出你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TA们并不是在寻求“解决方案”,而是“被陪伴”的感觉。想要帮助TA们“解决问题”、给TA们提供建议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共情+询问细节”才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Step 1:表达认同对方的情绪:“你看上去确实有点消沉”、“你挺难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你吧”、“的确,谁遇到了这样的事都会很难受”……

  Step 2:询问细节,即便是ta身上发生的事,你有所耳闻,也不要假设自己知道了全部。对细节上的询问,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温暖:“你有好好吃饭吗?会觉得胃痛吗?”

  当你不了解ta难过的具体原因时,盲目的鼓励,只会让对方感觉你不是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不再对你敞开心扉,甚至从此不在试图向他人求助。

  最后,我们鼓励所有经历过灾难的人,都能鼓起勇气,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里有一句台词:

  坐在咨询师对面这本身,就已经是治疗可以成功的信号。

  接受治疗,对于受伤的人来说,才是最难的一件事。

  天灾无情,但人间有情。

  无论经历过怎么样的挫折,我们都还与你在一起!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热门资讯

什么叫矫情 矫情是什么意思?

社会热点 · 2019-04-2676286浏览

为什么现在许多男的都有大男子主义?

社会热点 · 2022-02-2365191浏览

一个牙医的良心忠告你记住了吗?

社会热点 · 2019-04-1557126浏览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