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性格是否是遗传的吗?同时在环境因素影响中,家庭环境对于人格的影响不如个人经历来的那么明显,家庭教育更多影响的是儿童早期,同时对认知的影响更大一些。
性格是否是遗传的吗?我们不妨先从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根据现代的人格概念,心理学家将人格分出了四种基本气质(Temperament),分别是:
1.伤害避免(Harm avoidance)
2.奖励依赖(Reward dependence)
3.求新( Novelty-seeking)
4.坚持(Persistence)
这四种基本气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题主提到的早期科学研究中四种血质,但相较血质说,这四种人格的出发点更多倾向于不同的维度。
在这四种基本气质中:
1.避免伤害性状与岛叶(Insular)和杏仁核(Amygdala)显着网络的反应性增加、外周 5-HT2 受体结合减少和 GABA 浓度降低有关。
2.奖励依赖与催产素系统(Oxytocin system)有关,观察到血浆催产素浓度增加,以及下丘脑催产素相关区域的体积增加。
3.求新与岛状显着网络活动减少相关,纹状体连接性增加。求新与纹状体(Striatum)中的多巴胺合成能力和中脑自身受体可用性的降低相关。
4.坚持与纹状体-mPFC 连接性增加、腹侧纹状体-眶额-前扣带回电路(Ventral striatal-orbitofrontal-anterior cingulate circuits)的激活增加以及唾液淀粉酶水平增加有关,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能张力增加。[1]
由此可见,这四种人格气质受神经科学因素,也可以理解为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而这些神经科学因素的遗传性并不低,因此可以明显看出人格特质收到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
除此之外,正如高赞回答中提到的同卵双胞胎分开抚养实验一样,研究人员发现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性格差异并没有预想中大,这背后的猜想一直不少,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点是说,家庭的抚养风格作为环境因素,其对人格的影响程度并没有个人经历和基因遗传来得明显。
而对于个人经历和基因遗传来说,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虽然在表面上看,类似的个人经历(上同一所学校,去过同一个地方等等)会导致同卵双胞胎的性格差异变小,但个体如何去理解,感受,分析自己的个人经历则收到基因影响较多。[2]
也就是说,两个人即使同一天去了同一个图书馆看了同一本书,去了同一家餐厅,但面对这些相似个人经历的感受,反应在个体如何看待这些事情上,背后受基因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同时对于大五人格(BFI)测试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参与者进行过长时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总体来说,人的人格结构是随时间变化相对稳定的,但也有一些人在环境因素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了可量化的人格结构变化,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格变化与个人基因与遗传因素相关性更高一些。[3][4]
这些论点和实验都能显示出基因和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经历等。
那么,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形式呢?
根据大五人格的相关调查发现,幸福感和外向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因此心理学界试图在未成年儿童身上找到幸福感和外向性之间的关系,旨在于解决童年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风险。[6]
这些研究则碰巧发现,相较于环境因素,童年时期幸福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的一生中,性格变化其实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产生一些差异,而这些性格变化在童年时期明显更大一些。
这就引申回了回答开头的气质概念,气质(Temperament)可以理解为儿童在人格发育期的人格结构,也是成年后体现在人格背后的基础概念,气质被视为人格的先导。[5]
根据气质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猜想道,人在刚出生时并没有明确的人格构成,但会收遗传因素有属于自己的气质,而这些气质左右了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小以及影响方向,进而导致成年后不同个体间体现出的人格差异。[5]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人格构成背后的气质是明显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而这会影响个人对于环境因素的反馈,形成不同的人格类型,可以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构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在环境因素影响中,家庭环境对于人格的影响不如个人经历来的那么明显,家庭教育更多影响的是儿童早期,同时对认知的影响更大一些。[7]
作者:edamame
参考
1^Sadock, Benjamin J.; Sadock, Virginia A.; Ruiz, Pedro (June 2017).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Cloninger, R; Svrakic, D (eds.). Kaplan and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Wolter Kluwer. ISBN 978-1-4511-0047-1.
2^"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Shaping Personality". The Great Courses Daily. December 27, 2019.
3^Lucas, Richard E.; Baird, Brendan M. (2004). "Extraversion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3): 473–485. doi:10.1037/0022-3514.86.3.473. PMID 15008650.
4^Briley, Daniel A.; Tucker-Drob, Elliot M. (2014).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uity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5): 1303–1331. doi:10.1037/a0037091. PMC 4152379. PMID 24956122.
5^abcZelenski, John M.; Santoro, Maya S.; Whelan, Deanna C.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12 (2): 290–303. doi:10.1037/a0025169. PMID 21859197
6^Holder, Mark D.; Klassen, Andrea (13 June 2009). "Temperament and Happines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1 (4): 419–439. doi:10.1007/s10902-009-9149-2. S2CID 145541419.
7^Kail, Robert; Barnfield, Anne (2014). Children and Their Development. Pearson. ISBN 978-0-205-99302-4.[page needed]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