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什么是心理健康你知道吗?

2019-05-09 2646次阅读

什么是心理健康你知道吗?

  什么是心理健康你知道吗?心理健康的含义: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几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衡量少年儿童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以积极有效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它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反映了心理和社会适应完好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引入的。早在古罗马时期,加伦(Galen)在其著作中就叙述了关于“情感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18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斯威特(Sweeterw)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心理卫生专著,明确提出了“心理卫生”这一名词。1906年,克隆斯顿(Clonston)正式出版《心理卫生》一书,此名词遂被采用。1908年,比尔斯(Beers)撰写了《一颗失而复得的心》一书,叙述了他患神经症住院的经历,呼吁改善对精神病人的待遇,此书的出版得到了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社会舆论的重视,心理卫生运动随此掀起。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美国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次年,“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此后,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在西方发展,欧洲各国相继成立心理卫生协会。1936年,我国亦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协会未能开展工作。直至1985年,才重新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发生。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健康地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内容是否完全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标签: 心理健康

上一篇: 喜欢一个人怎么办?

下一篇: 婚前体检检查有哪些项目你知道吗...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服务热线:400-626-0852

(服务时间:当日08:00-次日02:00)

© 2015 - 2024杭州袋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04841号-2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