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什么是心理枯竭 哪类人群容易心理枯竭?

2020-02-11 4500次阅读

什么是心理枯竭 哪类人群容易心理枯竭?

  什么是心理枯竭 哪类人群容易心理枯竭?心理枯竭,也称"职业枯竭,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称为职业枯竭,这种在工作重压下身心俱疲、厌弃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什么是心理枯竭 哪类人群容易心理枯竭?

  心理上最明显的征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很多公务员辞职,根据调查研究,多半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好似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想努力学习,以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但发现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效率降低;原来雄心勃勃的他,越来越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他开始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只好辞职了。

  心理枯竭的人,缺乏足够的精力应付工作和人际关系:

  现在很多公职人员,工作伊始,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一、两年过去了,却发现自己再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为了某项工作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尤其是当看到办公室的种种争斗时,更感到厌倦万分,情绪开始低落,经常发牢骚,甚至还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同时,心理枯竭的人往往伴随躯体症状。其躯体症状,有失眠、休息和睡眠充足仍经常有疲乏感,还有经常性地感冒、头痛、肠胃不适、背痛等。工作不带劲,全身总觉得有气无力的,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一想到有一整天的工作要做,就感觉好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不只是身累,心也累。

  哪类人群容易心理枯竭?

  心理学发现,人格特质是"理想及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心理枯竭。"功利性地看重外部的成功,忽视了内在精神世界完整的人",容易心理枯竭。

  理想主义者:

  往往目标定得过高,或是自我要求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长此以往,工作学习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经常体验挫折,负性情绪累积,导致"心理枯竭"。具有积极、能干、雄心勃勃、有领导能力等人格特征的人,是"枯竭"的高危人群.他们承担了太多的责任,是职业上或家庭中的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他们通常对成功怀有过高期待,且常常过于骄傲,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有苦闷在心中.

  长期过累的加班:

  应重新定义个人成功的标准,它应该不仅包括工作,还有家庭和生活,总体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平时加班工作要注意张弛有度。不要每一刻都投入100%的精力去工作,虽然提倡工作应全力以赴,但应该仅限于某一时间段,最好平时只把70%的精力投入工作。

  为了出色完成工作,很多职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工作。有时工作太累时,吃东西也随便对付,晚上睡觉做梦都在工作。总觉得有一根看不见的鞭子在后面赶着自己,仿佛每天都在跟时间竞赛。最后,总感觉发自内心的"累",还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即使休息得很充分,仍然会感觉倦怠、疲乏,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班,依赖咖啡强打精神。

  这样长时间将神经绷紧,突然出现忧郁、烦躁、心慌、胸闷,甚至整夜失眠等各种奇怪症状。不但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还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静不下心等症状,使得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怎样避免心理枯竭?

  缓解压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放松。首先,给身体留出时间休息。保证每天睡7~8小时。其次,给工作和生活划分比例。工作和生活也有黄金分割比例。在工作繁忙之时,可以留出70%的时间给工作,剩下30%的时间去侍弄花草、给家人做顿美食。工作不太忙时,最好给生活留下40%~50%的时间。倘若能做到这些,工作和生活也就大致平衡了。 再次,多花点时间与外界接触。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外界接触,哪怕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而对于中年朋友,努力做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等。

  总之,身处职场,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时间去放松自己的身心,在重大紧迫事件之后进行必要的休息和度假,定期活动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态,这些都能帮助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满意的平衡。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失眠

上一篇: 早衰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谨防早衰...

下一篇: 自杀式单身趋势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服务热线:400-626-0852

(服务时间:当日08:00-次日02:00)

© 2015 - 2024杭州袋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04841号-2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