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会享受“被拒绝”后,我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2020-09-25 2512次阅读
不要让拒绝定义自己,而是让被拒绝之后的行动来定义自己。遇到困难和失败,去思考可能性是什么,拥抱拒绝,那可能就会成为一份珍贵的礼物。
没赶上最后一班公交。
心碎指数:
熬夜赶出来的方案没有通过。
心碎指数:
生活费没到月底就用光了。
心碎指数:
跟喜欢的男生告白被拒绝。
心碎指数:
关于拒绝,谁还没点惨痛的经历呢?
我最惨的一次,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男神发完表白信息,紧张得在家里转圈了半小时,后来怕得直接关了机。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竟然第二天早晨才收到他的回复:不好意思,昨天回家太晚。
......直接回避!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拒绝吗!
后来......就再也没有后来了,反正我到最后也没有勇气回他,而是选择删除聊天记录。
很多人,其实都曾在某个时刻体验过被拒绝的痛苦。
很典型的经验是:如果你向一个人提出某个请求,直接遭到了拒绝,你会感到被伤害、被否定,并对下一次提出请求有所恐惧。
在谷歌的搜索表单上,“拒绝”是排名靠前的最深恐惧来源,它甚至比疼痛、孤独、疾病都要靠前。
是我们不够坚强吗?并不是。
我们经常误解了“被拒绝”这件事。
简单的一个“不”字,可能被理解为:“我是不是太逊了”、“别人会不会看低我”等负面评价。每次听到这个字,就好像遭到了侮辱和否定。
而《情绪急救》一书为我们做了更合理的解释:
答案就在我们人类的进化史之中。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在原始时代,被部落或社群拒绝,就意味着失去了获取食物,以及失去受到保护和交配求偶的权利,从而很难生存下去。
遭遇这种放逐的原始人,相当于被判处了死刑。
被排斥在外的后果是如此的极端,以至于人类的大脑发展出一种早期预警系统。当存在“被踢出群体”的风险时,该系统就会触发尖锐的痛感,告诉我们,自己被社会群体排斥了。
而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被拒绝,还要不断爬起来的过程。
而怎么才能爬起来,有的人大概也没学会;有的人学会了,并且因此变得更加优秀。
前段时间,有一个“被拒的100天”的演讲刷曝了TED Talk。
故事的主人公叫蒋甲,6岁那年,他第一次严重被拒绝。 那天老师给全班40名同学站在了讲台上,各自选择蚁人进行表扬,被表扬的人就可以回到座位。得到表扬的同学,都可以选一份礼物,回到各自的座位。 讲台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蒋甲一个人。 他委屈又尴尬地站在那里,即便老师再三询问,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表扬他。 这件事成为了蒋甲心中抹不去的痛,他甚至发誓死也不要再经历那样的时刻: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绝。即便长大,那段6岁时的经历也仍就是他挥之不去的痛。
可能你会想:忘记被拒绝的伤害有这么难吗?
是的,很难。
拒绝的破坏性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是,在试图减轻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时,我们的理性、逻辑和常识通常是都是无效的。
为了克服自己害怕被拒绝的心理,实现人生梦想,蒋甲上网查询了各种关于害怕被拒绝的心理文章。
直到他在一个叫‘被拒治疗法’的网站上,看到加拿大创业者杰森·康利发明的被拒游戏:
出门找拒绝,持续30天,每天都主动找人因某些事拒绝你,最后,你对被拒绝就会感到麻木了。
被拒游戏提供了由易到难的尝试建议,游戏体验者被迫暴露在可控的刺激条件下,以克服恐惧。
“这简直就是层层通关打怪升级嘛!”心动不如行动,蒋甲发起了一次被拒100天的社会实验 —— 出门主动找拒绝。
在《情绪急救》里,这是一种“自我脱敏”的疗愈法。
那些打过自我推销电话的人,都知道打最初几个电话的时候有多困难。听到对方说“不,谢谢”,然后被挂掉电话,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经历。
然而,有时候,当你打第五个电话或者第六个电话的时候,就不再觉得这些回应是针对你个人的了,你会耸耸肩,无所谓地继续打下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个叫做“脱敏”的心理过程。
有些时候,我们越是接触那些令人不舒服或者不愉快的情况,越会感到习惯,结果就会觉得不那么困扰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蒋甲在挑战之路上的每个关卡,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妖魔鬼怪”……
尝试一:“我们互不相识,但你能借我100元吗?”
第一次尝试,蒋甲仓皇逃窜,但是回看视频时,他发现自己看起来很害怕,而那位先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胖乎乎的很可爱,而且还问他为什么,给了他解释的机会,而他却逃之夭夭。
总 结
在跟别人沟通时,对方会从我们的眼里感受到我们的恐惧和不自信,而这份恐惧和不自信绝对不会成为对方对我们说“YES”的理由。
这世界上的人的确不可能每个人都很好说话或是和蔼可亲,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别人也没必要相信我们。
尝试二:“咖啡可以续杯,我的汉堡也想再来一个”
这一次,蒋甲没有逃跑,而是留下来交涉,虽然他的要求没有实现,但是他在克服被拒绝恐惧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总 结
锻炼战胜被拒恐惧的能力,要先反复告诉自己:“被拒绝是很正常的!”
不要把每次受挫和失败的结果都理解为“这是我的问题”、“这是我能力不够”、“在别人眼里我没有价值”。久而久之,你不会再害怕失败,也就更敢开口了。
尝试三: “我可以在你家院子里种朵花吗?”
蒋甲发现,在被拒绝后,可以把“不行”变为“行”,秘诀就是问“为什么”。大胆的问为什么,让他明白了,别人拒绝他,并不是不信任他,或者觉得他不好,而是因为他的请求不是别人需要的。
总 结
被拒绝的恐惧一部分来自我们对外界的消极揣测:他肯定是不信任我、不想帮助我、瞧不起我。
但其实,“被拒绝”这个结果其实有N多外界的因素,与你和ta的个人能力和品质都无关。比如,对方恰好不需要、此时正忙、或就是单纯的沟通时机不对。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话验证,赶走心中不合理的信念和坚持。
尝试四:“教授,我想去大学里到你的课堂上讲课”
蒋甲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 去大学讲课。这原本是我们常识中认为不可能的事,但是他却在被拒绝后坚持尝试,最后做到了。
总 结
对被拒绝的接纳程度,影响着尝试的广度和高度。从“不可能”到“可能”,伴随着为目标的努力和付出,自己的自信也会不断提高。
蒋甲的这段自我成长和探索之旅,给他带来巨大的能量和智慧,他不仅帮助了自己,还开始以各种方式帮助他人克服被拒绝的恐惧。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要让拒绝定义自己,
而是让被拒绝之后的行动来定义自己。
遇到困难和失败,
去思考可能性是什么,
拥抱拒绝,
那可能就会成为一份珍贵的礼物。
和最初的蒋甲一样,多数人在被拒绝后,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惧。但为了不被人念叨“玻璃心”、“小家子气”,害怕被拒绝只能成为藏在心底不能说的秘密。
方案被毙、表白被拒、被同事排挤、被合作方耍脾气,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逃避不可耻,但真的没用。
当你被拒绝时,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我为什么会被拒绝”,这才是最赚最要紧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Say No的权利。
在尊重他人这个权利的同事,学会坦然接受被拒绝,便不会再次陷入毫无意义却可能拖垮自己的恐惧。
作者 | 丽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厌学情绪怎么调节,克服厌学情绪...
下一篇: 心理学:3+3等于几?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