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ydlcdn.com/file/2024/12/16/yujeiil1ue8uuy1a.jpg)
大家好我是心理治疗师范范,我们今天来谈谈心理咨询是如何起作用的,很多人想借助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顽固的心理问题,但犹豫于不清楚心理咨询怎么能帮到人的。我仅就我擅长的人本和动力学取向的治疗经验来谈谈我在工作中观察到的咨询起作用的方式。
总的来说,咨询起作用的方式大概有两种:润物细无声型和积累突破型。
首先来说一下前者。有些来访痛苦源于早年期间某些心理需求的长期匮乏,比如说父母的关注、肯定、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等,一旦在咨询中获得了这些,内在缺失的养分跟上了,成长就会发生。这种我称之为“养育型”来访。
比如我的一个工作了四年多的来访,父母一个脆弱焦虑,一个逃避家庭责任,很少关心她,导致她虽然父母都在身边,家庭条件不错,但有种自己一个人长大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十分真实的。她的核心问题是早年缺乏足够的关注、支持和肯定,咨询正好提供了这些,并且稳定的提供了四年,相当于“再养育”了一遍早年的她,慢慢的她的内心真的充盈起来了,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另一种情况要复杂一些,很多走进咨询室的来访早年都经历过重大创伤,比如长期被虐待,性侵,被打压控制,或者有过被遗弃经历等。为应对这些创伤,个体会自动发展出某些防御机制帮助生存下来,比如压抑、分裂、理智化、退行等。长大后这些创伤很可能会被特定的情形激活,而以前那套防御机制会严重阻碍个体正常的生活,比如无法正常恋爱,总是进入类似的糟糕关系,总是在在关键节点搞砸一些事等。
这类严重创伤的修复仅仅提供稳定抱持的咨询功能是不够的。在咨询深入到一定阶段,来访的早年创伤一定也会在咨询中呈现,某一瞬间可能把咨询师也感知成伤害者,从而开始“搞事”,比如攻击咨询师、中断咨询、屡屡破坏咨询设置等。
来访的这些破坏性应对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也一直得到不好的结果,从而印证了来访内心深处那个糟糕的假设——我很差劲,我没有能力,别人只会利用我,我一定会被抛弃,我只能靠自己等等。但在咨询中,有之前较长一段时间的抱持工作作为基础,在狂风暴雨时刻来临的时刻,咨询师很有可能可以巧妙的化解过去,从而帮助来访实现修通。
比如我的一个来访一次忘记来咨询了,我给她打电话,她很慌乱,我则是很担心地问她有没有出什么事。她后来跟我说那一瞬间她感到真正的被关心,原来不是做错了事就一定会被责怪。我们的咨询关系从这次之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她变得更信赖我,慢慢的也更能信赖生活中的其他人了。
又比如,一个来访咨询中对咨询师产生不满,下一次她缺席了咨询,咨询师打破设置询问她情况。她没想到咨询师会记得她没来,后来她反馈咨询那么多次,在那一刻她真的感到自己被真的在意了。
实际咨询来说,每个个案都不一样,同样的情况也许需要的干预完全不一样。这就需要前面咨询的积累,咨询师才能比较清晰的概念化来访的情况,在真正的“治疗点”来临的时候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从而帮助来访修通。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