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安全性,满足感:儿童依恋理论的启示
2019-07-11   4470次阅读   4个赞

 

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饿了有奶水吃,还是哭了有人来安慰?是母亲微笑的面容,还是父亲紧密的拥抱?父母该如何养育孩子呢?是怕孩子摔着了、碰着了,还是让孩子满地跑呢?是只要多赚钱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就好了,还是要多陪陪孩子呢?面对这些问题,儿童依恋理论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依恋类型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母亲和小孩子一起互动的时候,如果母亲突然有事需要离开一段时间,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儿童表现各异。

 

有的儿童在母亲离开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紧张或焦虑的情绪状态。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也不理不睬,或者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表现出忽视及躲避的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有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开开心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于母亲。在母亲离开的时候,明显地表现出苦恼的情绪状态。当母亲返回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有的儿童在母亲的离开的时候,表示出强烈反抗的情绪状态。当母亲返回时,会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表现出反抗、甚至发怒的情绪状态,不能再去玩游戏。

 

还有一些儿童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这类儿童无论在母亲在场或离开返回时均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他们可能有过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历。

 

养育者(一般情况下是母亲)离开时儿童的反应,以及养育者返回时儿童的表现,实质上是在考察一个根本问题:我依恋的对象就在周围吗?我安全吗?TA接受我吗?TA关注我吗?我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吗?如果儿童觉得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价值感,会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或者与附近的人互动。但是,如果儿童觉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会感受到焦虑的情绪状态,并伴随着眼睛搜寻、主动跟随、抓着不放、大声喊叫等行为反应。这些行为一直不会停止,直到儿童重新回到养育者的怀抱,或者在长时间的绝望和无助中,儿童早已声嘶力竭,养育者还是没有出现。儿童正是在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依恋类型。

 

二、依恋与养育

 

养育子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孩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带大了。从安全依恋养成的过程来看,最重要的是使儿童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自己得到了养育者的积极关注,自己发出的信号得到了养育者的响应。而非安全依恋养成的过程刚好于此相反。儿童正是在与养育着的互动中形成了对自己的镜像认识,发现自己是可爱的,或者得出我不重要的结论。从安全型依恋的角度来看,养育者应该做到几点:


1.及时满足小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包括及时满足小孩子进食的需要,并且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而不是强迫孩子进食;


2.多与小孩子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亲吻;经常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如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孩子有独立探索的需要,如果父母的行为干涉了孩子的这种需要,这会阻碍孩子自治能力与社会适应的发展和成熟。

 

3.当儿童发现各种信号时,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孩子有表达痛苦、不舒服和不确定状态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得到父母的安抚和帮助。大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当孩子哭时,养育者能迅速地根据哭声做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


4.保持养育者和儿童稳定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养育者,特别是主要养育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儿童一个适应过程,且养育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儿童过分的焦虑;


5.养育者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行为要有一个明确地认识,要尽量保持养育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对待儿童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变化,否则,儿童无法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


6.成人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行为节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即成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安排儿童的生活。


7.另外,对养育者本身的特质,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养育者本身要是具有安全依恋感的人。而且,不安全依恋者的人格特质,也很容易使得养育过程向非安全依恋模式发展。

 

三、依恋与性格

文章开头展现的场景是发展心理学家鲍尔比、安斯沃斯、梅因等人采用“母亲缺失法”、“陌生人情景法”所进行的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儿童与主要养育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即A型依恋(回避型)、B型依恋(安全型)、C型依恋(矛盾型)、D型依恋(紊乱型)。在这四种依恋类型中,相对于B型的安全性依恋,通常将A、C、D三种依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

 

B型儿童(安全型)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养育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地探索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受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地探索环境,难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他们的经验范围。A型儿童(回避型)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又容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而且由于具有回避型的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社会性发展滞后。这一类型的青少年最缺乏独立能力与沟通能力,很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C型儿童(矛盾型)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很容易表现为退缩行为;D型儿童(紊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感、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常表现出A型和C型儿童的混合行为,发展的结果是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大家会问到,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如何对非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呢,简单说,就要给青少年提供无条件的关住、尊重、温暖和支持,让青少年在此时此刻体验到在童年时未曾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安全依恋,从而弥补幼小心灵上的创伤,当然这是一个专业而漫长的过程。学过心理学的人会发现,在这里我们可以似乎看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经典精神分析的融合。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