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人死了,是去哪儿了?”闭口不提的死亡教育,才最让孩子恐惧

来源:壹点灵2020-09-15 11:272296人浏览

摘要:“人死了,是去哪儿了?”闭口不提的死亡教育,才最让孩子恐惧,要不要跟孩子谈论死亡、怎么谈,是大人们如鲠在喉的一道难题。。。

  一句好奇

  就将性命作为游戏筹码

  国产悬疑剧《在劫难逃》中,脑部患有重症的小亮,有一天晚上问医生赵彬彬:

  “你说人死了,是去哪儿了?”

  赵彬彬忽然一愣:“这个太深奥了,我得想一想.....我觉得,人死了其实哪也没去,就是变透明了。”

  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小亮,面对这个答案,有点迟疑,又继续追问:“我会在手术中死掉吗?”

  赵彬彬没有正面回答,温和地反问:“你这是从谁那听的?”

  小亮:“谁也没和我说,就是我自己想着,如果我变透明了,爸爸妈妈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对于死亡,孩子们懵懵懂懂,充满疑问。

  要不要跟孩子谈论死亡、怎么谈,是大人们如鲠在喉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面对这些临终的孩子,有人会说:孩子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就不要告诉他,让他快乐地走完这一段吧.....

  也有人说:大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何况孩子?如果你跟他说了,他一定会崩溃的.....

  那,如果大人什么都不说,孩子真的就什么都不会知道吗?

  那些临终孩子的父母,又真的会心安、不后悔吗?

  在中国教育里,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在绝大部分大人的眼里,都是禁忌。孩子要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基本都靠自学。

  于是,孩子们只能通过网络、文学、影视作品等,自行构建脑海中的“大象”。

  几年前,一款起源于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如瘟疫般在网络蔓延,它披着“刺激、神秘”的外衣,诱惑那些对死亡毫无认知的孩子。

  仅短短几个月,全世界就有上百名青少年因此自杀。

  据报道,每个参与到游戏中的人,必须完成50个任务,比如早上4:20起床,对着镜子看自己;一天不和任何人说话;用特定方式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自残;最后是挑选合适的时间自杀。

  参与者完全顺从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参与过的,几乎没人能活下来。

  国内一个被解救的少年小姚,在被问起“为什么要用刀划自己”时,他淡然地回:我好奇。

  仅仅因为好奇,他将性命作为游戏筹码,轻率地试探生死的边界。

  《家庭教育报》还曾报导过一个事件:5个小女孩,因为看了《聊斋》电视剧,以为人死后能像鬼一样活得潇洒自在,便相约集体上吊自杀。

  整个过程,她们没有伤感,没有害怕,彷佛在做一个游戏。

  对死亡的无知,让她们把生命当作一个太平淡易得的东西,随手丢了,也就丢了。

  近几年学生自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一次次地刺痛每个人的心。

  自杀,在中国孩子的认知里,似乎已经成为抵抗家长、逃避痛苦的最后退路。

  “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死亡教育》的作者邹余华教授,如此说道。

  死亡教育这道坎

  在大人心里

  去年,全国人大代表顾晋医师曾建议:中国的死亡教育正处于探索初期,要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

  但是,在华东师大面向上海家长的一项调查中,数据显示:仍有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任何与死亡相关的活动。

  说到底,死亡教育这道坎,在大人心里。

  死亡像个黑洞,死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去到哪里,没人知道。

  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弥散在每个人的心底,大部分人也不想去触碰。

  于是,当天真的孩子把恐惧直接丢到大人眼前,大人立马就会启动各种防御机制:否定、隔离、美化...来回避这个话题。

  “小孩子家,不许老提这种事”“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死了就是变成天上的星星”“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再也不能回来了”......

  但实际上,孩子是父母情绪最忠诚的接受者,他们很敏感,能通过大人的情绪和反应来感知这件事。

  如果大人对死亡持有恐惧和禁忌的态度,孩子就会在心中给死亡画上神秘的符号,也会承接大人的这部分情绪。

  最后孩子由单纯的害怕,变成了双重害怕:既对未知的死亡本身害怕,又因承接了大人的恐惧而害怕。

  所以,大人要先觉察和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只有大人自己真的认为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孩子才会也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相比于孩子,大人更需要先一步接受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美化或教人怎么死亡,而是教人珍惜生命”,山东大学医学院王教授说,“我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这门课,包含器官移植、临终关怀、自杀等很多主题,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生死本一体,死亡教育课,没那么可怕。

  如何正确地进行死亡教育

  去年有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曾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视频下有不少网友留言:“小孩子不该过早接触这些!” “孩子心性单纯,心中没有经验来解读死亡.....”

  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

  有个小男生面对镜头时说:“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能更珍惜今天。死亡就是给你圆满或不圆满的一生,做一个结束。”

  看到这个,你还觉得,孩子们不能理解死亡吗?

  即便是三岁的孩子,在得到恰当的解释后,也能明白其中一二,甚至说出让大人惊讶的话:

  “妈妈,如果我死了,你再生个宝宝吧”。

  一位妈妈和女儿说,不生气少操心就会活得长,女儿回:“我以后不闹人,不让你生气”。

  孩子的理解力和爱心,远远超乎大人的想象。

  多年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的张淑美博士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可见,在恰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正性引导,是多么必要。

  一般来说,儿童对死亡概念理解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 朦胧期:0-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还是一知半解,正常情况下很少主动提出关于死亡的疑问。他们很可能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也许就像奥特曼没电了,充一下电就又复活了。

  死而复生是件很“酷”的事情,孩子们会蠢蠢欲动地想了解或尝试:什么时候自己或妈妈可以像“奥特曼”那样?

  这时最恰当的解释,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描述: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如可以这样说:就是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就像钟表停了、落叶掉在地上、蝴蝶变成标本那样......

  生物的、直接的、简洁的解释,能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理解。

  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或宠物死亡,孩子主动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也可以借助绘本、动画的场景帮助孩子理解。

  但切忌使用那些隐晦的比喻美化死亡,比如说“睡着了”,这会让孩子联想到自己每天睡觉的行为,担心睡着睡着也会“死了”;

  也不要说“离开了”,分离是一个很泛化的形容,孩子会想象父母外出购物离开一会儿,是不是也就“死了”....

  ②感受期:5-9岁

  初入学龄的孩子,能够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他们会对死亡的自然过程感兴趣,知道死亡跟身体的疾病、腐烂等有关。

  这时大人可以用稍微细致的解释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心脏为什么停止、癌细胞如何扩散、器官怎样被感染.....慢慢帮孩子扩充知识库,但也不要一下子太多,因为如果消化不掉,孩子会自动用想象来弥补。

  另外,由于认知正处于自我中心化的发展阶段,孩子还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想法或行为导致了死亡,死亡是一种惩罚,担心如果父母死了,谁来负责照顾自己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大人首先要解释:死亡有内在和外在多重因素,但与你无关,不是因为你不听话、学习不好,XX(亲人)才去世的。

  如果感觉孩子是担心无人照顾,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妈妈死了,你还有爸爸、XX、XX,他们都会照顾你的,大家都很爱你。正常情况下,妈妈会活很久,要等到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后,妈妈才会死...”

  ③成熟期:9-18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成熟,已经基本能够正视死亡。这时应把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感”的追求上。

  比如,家里有宠物死亡,可以做个简单的入土仪式,也可以送到宠物殡葬店,请专业人员处理,最后把骨灰带回家,或寄存到固定地点保管。

  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切身体会到生命的变化,动物的死亡与四时轮回一样自然,人作为最有灵性的动物,也是如此。

  在清明、重阳等节日,还可以带孩子登高祭祖,讲述先人的故事,理解他们对家族或社会的贡献,体会“死而不亡者寿”的道理,珍惜当下与家人的亲情。

  有人曾这么形容死亡:

  “死亡就是天黑,孩子们在天黑回家之前,必须玩得尽兴。”

  愿每个大人,都能开放坦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天黑。

  - THE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热门资讯

男友接吻时喜欢伸舌头怎么办?

心理要闻 · 2019-05-27166244浏览

scl90在线测试结果多少分正常?

心理要闻 · 2019-06-0422138浏览

懦弱的男人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心理要闻 · 2019-04-2319559浏览

小心眼怎么办 小心眼是什么意思?

心理要闻 · 2019-05-0618309浏览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