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

2017-10-18 1861次阅读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其与健康的关系也是源远流长。壹点灵网站经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文化中诸如“保持头脑冷静的人才能成功”、“让你的情绪做你的向导”等古老谚语,反映了西方哲学家们对情绪调节所持的两种相反观点。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个体情绪调节的能力、策略和表现总是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的。这里主要从情绪调节角度介绍三种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观点。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情境取向: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

借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情绪调节的压力和应对传统,研究者针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计划性和复杂性,提出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比较有影响的如拉扎厄斯和福克曼(Lazarus & 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focused coping),个体通过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另一种是以情绪为中心(emotion-focused coping),个体为了降低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具体哪种应对类型有助于心理健康呢?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1608-1617事实上,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可控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应对,直接解除刺激对情绪的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不可控制时,以情绪为中心应对情境,通过改变主体的认识或行为而降低情境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情绪调节的持续时间取向: 心理恢复力的形成──扩大与积聚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

情境取向和过程取向理论只强调了情绪调节内容或情绪调节过程本身,即把情绪调节作为一个情境性的行为或过程,一旦完成,该情绪调节行为或过程即告结束,主要考察个体面对情绪刺激反应的广度(magnitude),或不同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情绪调节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即个体恢复到情绪刺激前的正常情绪状态所需的时间(duration)也应是情绪调节的应有之义

  

如何调节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的情绪,个体在产生消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与该消极情绪相对抗的力量,即心理恢复力。而积极情绪是心理恢复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弗雷德里克森(B.F.Fredrickson)提出了一个心理恢复力形成的理论:扩大与积聚理论。218-226该理论强调积极情绪在消极情绪调节中的积极作用,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的思维—行动资源,反过来,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又可能帮助个体建立或积累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通过该机制,积极情绪在个体面对消极情绪情境时,能够帮助个体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包括诸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及主观情绪体验等。and Social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不同的任务诱发个体消极、积极和平静的情绪体验,然后再给予所有被试消极情绪刺激。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组其心血管指标恢复得最快,悲伤情绪组恢复到正常水平所用的时间最长,平静组次之。

标签: 焦虑 抑郁 心理健康

上一篇: 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产生哪些消极...

下一篇: 工作压力大怎么减压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服务热线:400-626-0852

(服务时间:当日08:00-次日02:00)

© 2015 - 2024杭州袋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04841号-2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