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识别强迫症(一)
2024-06-04   702次阅读   2个赞

强迫症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种心理疾病,但还是有不少迫友,因为不了解,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

张老师因为有处理大量强迫症的个案经验,所以结合实际个案的情形,简单的给各位亲爱的迫友稍作梳理,以减少你的盲区。

  常见的强迫症,大体来说有这样的几种类型:

 

 

一、清洗类

迫友因为害怕生病,这里指的生病通常不是什么感冒等容易治疗的毛病,而是对身体有重大威胁的疾病。导致对排泄物、分泌物、细菌、化学药品、金属、动物和昆虫等的过度恐惧、害怕、忧虑和厌恶,带来的反复清洗。

有的迫友并不是因为害怕生病,而纯粹就是因为不干净,没有达到内心的清洁标准,导致反复的清洗。

有的迫友觉得自己被某一些不洁的东西污染了,多半是精神层面,洗干净了自己就可以和那个不洁隔绝,然后导致反复的清洗。

通常迫友面临家里清洁用品过度消耗、因为无法完成清洗直接扔衣服、扔家具、扔书籍、搬家等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求亲人必须要达到自己所需要的清洁程度,亲人无法满足,导致关系摩擦。皮肤龟裂、腿脚无法长时期支撑自己站立清洗,带来健康受损。

 

二、检查类

迫友担心因为自己的疏忽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产生的过度的怀疑以及重复的确认和检查。

     迫友担心因为自己的疏忽,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盗窃、丢失重要的物件、吃错东西、房顶塌陷等,导致反复地检查门、窗、水龙头、煤气、证件、电源开关、食物、房顶等。

迫友担心说错话得罪人,或者别人歪曲自己的意图,或者担心因为自己的闪失,打了不应该打的电话,发送了不应该发送的消息,导致反复的复盘,以及不必要的重复沟通,甚至随时录音录像以方便检查。

迫友很多时候,无法相信自己,需要从别人那里求证,从而增强自己的确认感。导致反复地向别人询问同一类问题。

      迫友的检查并不总是可以自己悄悄的进行,很多时候直接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比如在一条路上来回往复。反复询问别人同一类问题却找不到恰当的理由,带来社交问题的隐患和不安。

 

三、冲动意向类

迫友感受到自己的冲动,冲动的结果指向伤害自己或者别人,通常结果如果出现,那么是相当严重的、不可收拾的。也是迫友最不愿意看见的。

画面感一般来讲都很真切,栩栩如生,让迫友感到胆战心惊。比如杀人、跳楼、车祸现场、强奸、性侵、打人、骂人、打砸抢、当众脱衣服等。

迫友害怕尖锐的东西比如刀具、剪子、钉子、针、筷子;害怕高处跳楼、河边跳河;害怕伤害年幼的小孩和年迈的老人,以及自己敬重和亲密关系的人们;害怕穿容易脱的衣服;害怕说出自己不希望说的几个字......

通常来讲,迫友采取回避接触这些危险,缩小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去一些地方、不碰一些东西、不接触一些人,但是强迫会不断挤压迫友的空间,害怕的东西愈发多,导致社会功能不断受损。

 

未完待续......

 

                                                       要相信强迫症是可以被终结的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