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识别强迫症(二)
2024-06-05   668次阅读   2个赞

四、对称精准类

        

迫友需要自己的物品摆放或者动作,必须“恰当”“刚好”“在应有的位置”,从而导致过度的仪式行为。

要求精准。比如迫友躺在床上,想到隔壁书房的某本书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需要起身到隔壁把书放好,否则“意难平”。一张宽大的书桌,空空如也,但是迫友的一个小小闹钟必须放在某一个‘刚刚好’的位置,否则也是“意难平”。“意难平”导致迫友不适、难受、别扭、焦虑,从而无法进行后面的生活。所以迫友铺床、拉窗帘、放手表、放遥控器、放衣服、放书......什么东西都需要放在“恰当”的位置、整齐精确。后来迫友的“精准”要求越来越高,反复摆放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要求对称。比如迫友鞋子脱了以后,鞋后跟的夹角应该在45度,两只鞋子须保持对称,否则躺在床上“意难平”,也需要起床把鞋子摆弄好,才可以安然入睡。穿的衣服左边有图案,就需要右边也有图案;听见自己咳嗽了一声之后,就必须要让自己再咳嗽一声,形成“咳嗽声——听见——咳嗽声”的对称;左手做了一个动作后,被意识到了,右手也需要做一个同样的动作。否则也是“意难平”“无法了结”。诸如此类。

这一类迫友尤其对掌控感、确定感要求甚高。难以承接失控所带来的凌乱,从而导致对哪怕一点点无序的无限放大。


五、宗教道德类

一位来访者说,当自己路过佛塔、佛像的时候,应该是要毕恭毕敬的,但是突然想到了上厕所的场景,就觉得自己的不洁净亵渎了神灵。因此感到特别害怕、特别紧张,担心受到惩罚。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要在佛塔、佛像前过度反复的磕头、念咒语、祷告,确认弥补了过错,才可以离开。

另一位来访者说,走在路上,有人推销商品,发了一张广告,他当时心里在想着其他事情,没有太在意。但是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刚才对推销员的劳动不尊重,感到非常的自责、内疚。虽然已经走了老远,但必须回去向推销员解释,表达“感谢”、“您辛苦”、“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挺不好意思的”,并说自己刚才拿到广告没表示感谢不是有意的,是因为在想其他心事儿,“很抱歉”。否则就会感觉自己良心过不去,甚至“罪孽深重”。

宗教道德类强迫的迫友,通常在神灵所在的地方比如寺庙、教堂、佛龛、甚至诵读经文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忠诚度不够,从而被谴责、被惩罚,导致过分的虔诚带来的过度捐赠、忏悔、祷告等。对错观、是非观、责任感、道德感的标准亦非常高,经常检点自己是否自私、是否冒犯别人、是否不诚实、是否不遵守规则等,因此带来过度的焦虑、不安以及相应的过度行为。



                                            要相信强迫症是可以被终结的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