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主题。从婴儿呱呱坠地、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幼儿园和求学阶段与养育者的短暂分离;从步入职场、成家立业,到生活或地域的变迁、人生角色的转变;再到退休后逐渐退出社会舞台、面对健康的衰退,这些分离的时刻似乎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不断经历着分离与新生的循环往复。然而,许多人在这些重要时刻,往往只是在空间上实现了分离,而心理层面的分离却需要更长时间的认真回顾、体验和告别。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例子1:一位青年远离家乡,前往异地读大学。面对与父母的分离,他感到难以适应,内心充满了痛苦。他常常压抑自己,仿佛陷入了一种“苦”的状态,无法自拔。尽管他努力适应新环境,但脑海中总被一些带有要求和评判的声音所困扰。他原本以为离开家会让自己快乐自由,却没想到抑郁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例子2:另一些人,在离开父母后,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新鲜感,开始放飞自我。他们沉迷于游戏世界,忽略了学业,成绩一落千丈。
这两个例子中的人,内心真的完成了分离吗?事实上,他们仍然在情绪中保持着与家人的紧密联系。例子1中的青年,虽然身处异地,却仍然忠诚地维持着与父母离家前的情感连接。他内心深处有一种想法:只有保持这种痛苦的状态,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哪怕这份爱如同微弱的小火苗,他也想要守护它。而例子2中的人,则是通过游戏来逃避父母的管束,他们在游戏中努力着,试图在父母控制之外找到自由和自我认同。
这些表现如同一根刺,触碰时会带来痛楚。在心理层面,他们仍然与早年的父母捆绑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需要附着在父母身上才能生存,而保持这种紧密连接,使得他们在这一部分没有独立的自我,没有真正完成分离。
前面两个例子中的空间靠近和远离的行为,并没有引发真正的心理分离。那么,什么样子才算是完成分离呢?当我们离开原生家庭后,如果在看到花开时,能够想到家乡的景色;闻到花香时,也能觉察到这味道中蕴含着自己小时候母亲摇着扇子哄睡时甜蜜、温暖的记忆。同时,想起做学生时,想回家打游戏放松一下都不被允许,还招来指责和批评,那种令我们疲惫和窒息的愤怒,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这些温暖的、愤怒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在触景生情时,花开、花香依旧,只是多了一份我们过往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可以选择回忆,也可以选择走过,那部分是曾经的我们。我们带着这样淡淡的忧伤,仍然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学习,在做自己的路上不断发现和探索。在和原生家庭分离之后,我们依然能够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主,不断地打破和创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心理层面完成分离的样子。
[如果你想探索心理成长的奥秘,欢迎阅读我的后续文章。]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