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刺头”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2018-07-31   1742次阅读   0个赞

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孩子2、3岁左右的时候,他最常说的一个字是什么呢?比如你说:宝宝今天外面冷,快把衣服穿上吧,他就会一扭头,努着嘴说“不穿”;或者说宝宝多喝点水,他就边摇头边摆手说“不喝”,大家能够想起来说的最多的就是“不”字,这个时期我们把它叫做儿童的“第一自主发展期”,也就是说孩子从2、3岁的时候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识,他想按照他的想法来办事,同样到了12、13岁,心理学上把它叫做“第二自主发展期”,也就是说,这是孩子第二次自我意识飞跃发展的时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青春期”。

1、体验自主性,反抗现有的社会的规范

青春期就是“第二自主发展期”,同样又一次说“不”的年龄,想自己做决定。

2、情绪易激惹,夸大自己的感受

这个年龄阶段是生理上性的成熟,一夜之间使得少男少女们突然意识到躯体的成熟,而此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对称,导致了个体强烈的烦躁情绪,也就是进入“青春的易激惹期

3、特别自恋,表现得特别关注自身。

比如这个期间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腿,脚,特别是脸!看看自己是不是帅?是不是美?

4、自我的认同,表现为各种追星。

这时候他们会在家庭以外,去寻找新的理想客体。表现为各种追“星”,比如歌星、舞星、体育明星等,或者在一些物体上表现,比如说某些特殊的发饰,特殊的衣服,特殊的某项运动,特殊的音乐等等,都会如痴似醉地追求,他们开始通过追星来寻找自己,后来发现这些都是小case。真正的寻找自己,是要通过异性的眼光。他就逐渐转向寻找异性的新客体,大家习惯把这种现象叫“早恋”,我个人觉得不合适,他虽然 “早”,但不是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恋”。他是通过异性的眼中看到“我是谁”,然后知道“我是谁”,所以他会寻找很多的异性新客体,不同的异性新客体来证明“我是谁”,目的还是寻找自我。

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阶段,“自我认同”是他们的主要任务。确认“我是谁”,“我应该是谁”,“我要成为谁”,他们在这些意识里,有些自相矛盾和混乱的情况,要了解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矛盾是什么,以及这些内心矛盾的类别和性质。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