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成人的儿童节情结
2024-06-03   521次阅读   1个赞

儿童节是给儿童过的。在这一天,父母家人会更多关注儿童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们开心快乐。那对于成人呢?成人也一样有本能需要,希望开心快乐,所以成人也希望有自己的“儿童节”。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内在小孩”,其实就是本能的需要。当是一个孩子时,提出吃喝玩乐的需要,我们会觉得很自然。但是成人后,不顾环境,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被人说是像一个孩子。但我们内在像孩子一样的需要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长大后,被社会规范道德法律等内化的要求给束缚了。

 

情结一: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

有人会吃很多汉堡吃个饱,有人会吃很多冰淇凌直到吃不动了。这些情况可能是小时候想吃汉堡或者冰淇凌,但父母或者家人不让吃,这个强烈的需求就被压抑了,等到成大了,自己去放开了让自己这些需要得到满足。

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总是会想办法去满足,这是本能驱力推动的。有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就会在结婚时寻找一个能照顾自己的人。在这个人身上,他们满足了自己小时缺失的爱。当然,因为对方被投射为你的父亲或者母亲,但他客观上并不是,因此也很难按照你的希望来回应你,必然会让你失望,进而生气愤怒等,造成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情结二:青春期没有完成的叛逆

有些人在30岁后或者50岁后,突然做出所谓“离经叛道”的行为。有人日子过的挺好的,突然要离婚。有人突然辞职要去追求诗和远方。其实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就是成年期的叛逆。他们可能在青春期并没有很明显的叛逆,或者父母打压他们的叛逆行为,或者他们自己内化了严苛的父母去要求自己。

青春期叛逆是寻找自我,获得独立意识的尝试过程。在叛逆中,孩子通过对抗父母获得自我的力量,也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慢慢可以与父母从心理上分离。而如果这种叛逆被打压或者自我压制了,就会觉得没有体会过“做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没有满足的渴望一直存在,会在成年后某一天爆发出来。

年龄越大出现的叛逆行为对生活的影响也越大,因为那些渴望与现实的偏大也就越大。所以,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的,内在本能需要应该被看见,被尽可能满足。就像一个气很足的皮球,需要有适当途径放气,减轻内心自我调节的压力。

 

情结三:被压制的本能需要

成人心中总是有一种冲动,努力想做自己,放飞自我,而超我(主要是道德法律规则等对人的要求)会限制谴责这种冲动。有时候很想躺平,什么都不做,看看电视,刷刷手机,但内心总有一种声音来指责,要努力,要上进,要出人头地等等。所以经常感到内心很矛盾。被压制的本能需要就像一个孩子,它想出去玩,可超我(内化的父母)总是限制它,不允许它出去。这时候,自我就需要消耗很大的心力去平衡这对矛盾,这样就很难去处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总结

每年儿童节都是固定了的,我们可以期待有这样一天可以放松自己,让内在小孩的需要被满足一下。过去了,还可以期待一年后还会有这样的一天。儿童节是成人给孩子制定的节日,而孩子本身不压制自己本能需要,是寻求快乐的。或许制定儿童节,也是成人通过孩子来间接照顾自己内心的孩子情结。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