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强迫性思维和恐艾心理
2016-12-17   11804次阅读   1个赞

咨询次数:6

咨询费用:0元

案例类别:孩子教育

案例简述:

由于压力大偶情况下有了恐艾心理并且形成了强迫性思维

咨询经过:

西安某知名中学学生小吴(化名)一直以来感觉特别压抑、烦躁、焦虑和恐惧,近日在慢跑锻炼中看到周围有人在聊天,时不时发出笑声,于是怀疑别人在笑自己、谈论自己,而且很难停止这种怀疑的想法,开始很难受。进而发展到国庆回老家无意中发现一个发小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而去做体检,恰好当天晚上留宿发小家里,由于网上看过艾滋病患者报复社会的报道,于是第二天开始思考发小可能报复自己,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对自己动了手脚,从而十分痛恨这个发小,甚至想到用武力解决,反复在这个思维里面出不来,严重影响的学习和生活。
   经过建立关系,用量表诊断出孩子的表现属于强迫思维甚至有些被害妄想,从摄入性会谈中得知孩子从小由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爸爸长期出差,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方面要求特别高,达不到目标孩子爸爸甚至经常使用家庭暴力,孩子一直在战战兢兢中成长,青春期虽然敢和爸爸抗争但最终还得屈服,逐渐孩子也开始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极高,但行动达不到,于是很自责,很内疚,妈妈比较溺爱孩子,三年级还没有分床睡,啥活也不让干,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很差,自我成就感和价值观很低。    咨询过程主要是告诉父母,孩子这些强迫思维的成因很大程度是来自家长的高期望,简单粗暴的管理以及孩子自己的完美主义,建议家长逐渐放下这些过高的期望,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增加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反复和孩子探讨完美主义对人的影响最终让孩子接受了尽人事由天命的思想,通过很多哲学和传统文化思想的探讨比如因果定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引导孩子降低自己的考试目标并学会内归因;通过森田疗法让孩子做到不抵抗自己的强迫思维,允许强迫思维的存在但持续手头上做的事情;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通过沙盘游戏、绘画治疗以及意象对话让孩子面对自己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并且做了一些列有针对性的处理最终实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经验感想:
只要多拓展思路,多角度看待解释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孩子往往当你发自内心尊重他,摆正态度的时候,他是很配合的。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